五月,正是春潮涌動的時節,也是出門游玩的好時節。在我市各大景區,每逢人流集中的時段,時常看到舉止得體的工作人員、微笑服務的志愿者和以自身行動踐行文明公約的八方來客。這既是我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,扎實推進文明旅游理念,以服務“誠心”換游客“稱心”的生動寫照,也彰顯了戈壁明珠嘉峪關的別樣風采。
一是文明旅游成自覺。近年來,為創建文明、和諧的旅游環境,讓游客暢游旅途,市旅游局抓住重要的假期節點,在主要景區、飯店、旅行社、農家樂等游客出入頻繁的地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“文明旅游”主題宣傳活動。截至目前,共發放文明旅游宣傳彩頁8000余份,宣傳海報2000余份,引導公眾自我反思、自我教育,推動文明旅游成為旅游企業、廣大游客乃至全體社會公眾的行動自覺。
二是企業參與增合力。在景區,酒店文明旅游的公益廣告、宣傳點隨處可見。旅行社召開行前說明會,簽合同會對出行、就餐、入住過程中的文明細節做出詳細說明。在出團過程中,導游和領隊也會作為“文明督導員”,提前告知第二天的行程和文明旅游注意事項。通過不斷探索新的宣傳方式,極大拉近了文明旅游與公眾的心理距離,讓公眾對文明的價值有了切實的認同。同時,還通過游客對接流程、員工考核制度優化等一套標準化體系,使得“文明”二字成為在企業運行中能夠約束、規范多方行為的硬標準,最終在全行業內形成一股強勁、穩定的文明旅游合力。
三是齊抓共管有保障。充分發揮聯合執法監管機制作用,積極開展景區景點環境綜合整治和旅游市場秩序集中整治行動,使企業內外的生態環境質量、文明服務體系、經營和消費環境等得到顯著改善。同時,各旅游企業還建立起了常態化的志愿服務組織,引領各界人士廣泛參與旅游志愿服務,有效彌補了企業服務的不足。濃厚的文明氛圍,無處不在的文明旅游“條條框框”,正在讓我們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。
五一小長假三天,全市共接待游客142946人次,旅游收入9913.97萬元。(市文明辦供稿)